垃圾投入垃圾桶以后, 都去哪儿了呢? 6月28日我市首开 垃圾分类旅游专线 通过带领居民实地参观垃圾产生、 分类到终端处置的全过程, 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 提高垃圾分类意识, 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。
“这些是易腐垃圾桶,居民每天出门时将家里的易腐垃圾放在里面,由专管员上门收运并为垃圾分类‘打分’。” 6月28日上午,首批“旅行团”成员走进湖城南园小区,详细了解我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重点参观具有湖州特色的精准分类模式。
作为我市最早实行精准分类的小区,早在2017年,南园小区143户居民全部开始实行生活垃圾精准化分类。参观过程中,小区设置的绿色环保站、易腐垃圾收集站、大件垃圾收集站等设施设备,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兴趣,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。
“重量超过5千克、体积超过0.2立方米或长度超过1米,且整体性较强而需要拆解后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,就属于大件垃圾。居民将大件垃圾投放到小区里的大件垃圾收集站,由分拣公司回收分拣后进行再利用。”
第三站
除了居民小区的生活垃圾,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也不容忽视。据了解,湖州旺能再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.4亿元,打造餐厨垃圾终端处置生产线。第三站,大家走进餐厨垃圾终端处置生产线,了解厌氧处理、油脂分离以及沼气发电等工艺。
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: “开通垃圾分类旅游专线, 是我市培育居民垃圾分类 意识的创新举措。 在我市全力开展生活垃圾 分类工作过程中, 通过此项公益性宣传活动, 积极倡导健康绿色新风尚, 推动文明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。”
|